缔伦体视显微镜,亦称实体显微镜或立体显微镜,是一种具有正像立体感的双目显微镜。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共同的初级物镜对物体成像后,两光束被两组中间物镜(变焦镜)分开,并形成一定的夹角,即体视角。这个夹角经过各自的目镜进一步成像,其倍率的变化是通过调整中间镜组之间的距离来实现的。这种双通道光路设计为双眼提供了具有立体感的图像,因此也被称为“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”。
缔伦体视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:
1、光学系统:包括物镜、目镜、棱镜等。物镜负责对观察物体进行初步成像,通常有多个不同倍数的物镜可供选择,以适应不同的观察需求。目镜则进一步放大物镜所成的像,使观察者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的细节。棱镜位于目镜下方,用于将倒立的像转正,让观察者看到的是正立的图像,便于操作和解剖等工作。
2、镜筒:连接物镜和目镜的部分,起到支撑和传导光线的作用。镜筒的长度和设计会影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成像质量。一般来说,镜筒较长的体视显微镜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和更好的成像效果。
3、照明系统:为观察提供充足的光线,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。常见的照明方式有反射光照明和透射光照明。反射光照明适用于不透明物体的观察,通过光源照射物体表面,反射光线进入显微镜;透射光照明则适用于透明或半透明物体的观察,光线透过物体后进入显微镜。此外,照明系统还包括光源、反光镜、聚光镜等部件,可根据需要调整照明的角度、强度和范围。
4、支架:用于支撑和固定显微镜的各个部件,保证显微镜的稳定性。支架通常具有可调节的高度和角度,以便用户根据自己的视角和操作习惯进行调整,提高使用的舒适度。
5、调焦装置:包括粗调和细调两个部分,用于调整物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,使图像达到最清晰的状态。粗调可以快速地改变镜筒的高度,找到大致的焦平面;细调则用于微调,使图像的细节更加清晰。
6、载物台:放置观察物体的平台,通常具有可调节的位置和角度,以便用户根据需要调整物体的位置和姿态。有些载物台还配备了夹具或固定装置,用于固定物体,防止其在观察过程中移动。
7、变倍装置:通过改变中间镜组之间的距离来实现连续变倍的功能,使用户能够在一定的放大倍数范围内连续观察物体,无需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,提高了观察的效率和便利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