缔伦倒置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物镜位于载物台下方的光学仪器,专为观察厚/重/大体积样品设计,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分析、生物医学研究和工业检测领域。其核心结构由机械系统、照明模块和光学组件构成,标配平场消色差物镜(5×-100×)与WF系列目镜(10×-16×),总放大倍数可达1600倍,部分高d型号搭载无限远光学系统,支持相差观察、三维成像及数码图像处理功能。
倒置金相显微镜采用倒置光路设计,光源位于载物台上方,物镜位于下方,样品置于宽敞的载物台上,通过调节物镜与样品距离实现聚焦。这种设计突破了传统显微镜对样品尺寸的限制,可观察培养皿底部细胞、金属合金组织等厚样品,且无需对样品进行特殊制样处理,支持原位观察(如改变温度、气氛条件下的金相组织变化)。其光学系统通常采用无限远校正技术,有效减少像差和畸变,提高成像清晰度。
缔伦倒置金相显微镜的操作方法相对直接,但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以确保正确使用并保护设备。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步骤:
一、开机前准备
检查电源:确认显微镜的电源线无破损,插头与插座匹配,接地良好,确保电源供应稳定。同时,检查显微镜的额定电压与当地电源电压是否相符,避免因电压不符造成设备损坏。
清洁显微镜:用干净柔软的布擦拭显微镜的外壳,包括镜臂、镜筒、载物台等部位,去除灰尘和杂物。特别注意擦拭光学部件周围的区域,但不要触碰镜头表面。
检查载物台:确保载物台干净平整,无异物残留。检查载物台的移动是否灵活,锁紧装置是否有效,以保证后续能够平稳地放置和移动样品。
准备样品:根据观察需求,选择合适的金属样品。样品应具有代表性,表面平整且经过适当的研磨、抛光和侵蚀处理,以便清晰地显示金相组织。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干净的载物台上,并使用夹具或吸盘等工具将其固定牢固,防止在观察过程中样品移动或滑落。
二、开机与照明调节
打开电源:将电源开关置于“开”的位置,此时显微镜的照明系统、控制系统等开始通电。部分显微镜可能会发出提示音或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关信息,表明开机正常。
调节照明亮度:通过旋转照明调节旋钮或在控制面板上设置相应的参数,调整光线的强度。一般来说,先调至较低的亮度,然后再逐渐增加,直到获得合适的照明效果。合适的亮度应能使样品表面清晰可见,同时避免光线过强导致眼睛疲劳或损伤,以及避免因过热而影响样品或显微镜的性能。
三、放置样品与低倍观察
放置样品:将固定好的样品移至物镜下方的适当位置,确保样品表面与物镜的焦距相适应。可以通过移动载物台或使用粗准焦旋钮来调整样品的高度,使其大致处于物镜的聚焦范围内。
选择低倍物镜:通常先选择z低倍数的物镜,如4倍或10倍物镜,以便对样品的整体情况进行初步观察。转动物镜转换器,使所选物镜对准光路。
粗调焦距:通过旋转粗准焦旋钮,缓慢地提升或下降载物台,使物镜逐渐靠近样品,同时观察目镜中的图像。当看到样品的模糊影像时,停止粗调焦旋钮的旋转。
细调焦距:然后,再轻轻旋转细准焦旋钮,使样品的图像逐渐变得清晰。在细调过程中,要耐心细致,避免过度调节导致图像失焦。如果图像不够清晰,可以稍微回退一点细准焦旋钮,然后再次慢慢向前旋转,直到获得最佳的清晰度。
四、高倍观察与聚焦
选择高倍物镜:在低倍观察的基础上,如果需要更详细地观察样品的局部区域或微小结构,可以转动物镜转换器,切换到更高倍数的物镜,如20倍、50倍或100倍物镜。每次更换物镜后,可能需要重新进行聚焦操作。
重新聚焦:由于不同倍数的物镜焦距不同,切换物镜后,原来的焦点可能会发生变化。此时,需要先粗调焦距,使物镜接近样品,然后再细调焦距,以获得清晰的图像。在高倍观察时,由于景深较浅,聚焦的难度会相对增大,需要更加小心地调整焦距,确保观察到的图像清晰准确。
五、观察与分析
观察样品:通过目镜观察样品的金相组织,注意观察晶粒的大小、形状、分布,相界的清晰度,夹杂物的数量、大小和分布等特征。可以根据需要,移动载物台或使用显微镜的移动尺,对样品的不同区域进行观察,以全面了解样品的微观结构。
调整视野与对比度:如果需要调整观察视野的大小或位置,可以移动载物台或使用视场光阑进行调整。同时,还可以根据样品的特点和观察需求,适当调整照明条件、光圈大小或使用滤镜等方法来改变图像的对比度,使样品中的不同组织和结构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。
记录与分析:在观察过程中,可以将典型的金相组织图像拍摄下来或绘制成图,以便后续进行分析和研究。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,对观察到的金相组织进行分析和解读,了解材料的性能特点、加工工艺对组织的影响等信息。
六、关机与整理
关闭电源:观察结束后,先将照明亮度调至z低,然后将电源开关置于“关”的位置,切断显微镜的电源供应。
整理样品与载物台:小心地取下样品,将其放回样品盒中妥善保存。清理载物台上的残留杂物,将载物台恢复到初始位置,并锁紧固定装置。
清洁显微镜:用干净柔软的布再次擦拭显微镜的外壳和光学部件周围区域,保持显微镜的清洁。如果有镜头盖,可以将镜头盖盖上,以防止灰尘落入镜头表面。
记录与维护:在使用记录本上记录本次使用的日期、时间、样品信息、观察内容以及显微镜的运行状况等信息。定期对显微镜进行维护和保养,如检查电源线、清洁滤色片、校准焦距等,以确保显微镜的性能和使用寿命。